2019年5月2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關于彎曲乳桿菌等24種“三新食品”的公告 (2019年第2號),正式批準彎曲乳桿菌、明日葉、枇杷花為新食品原料。
枇杷花為薔薇科枇杷屬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的花,在我國浙江、上海、福建、廣東、江蘇、江西、湖南、四川、廣西、云南等省(區、市)有廣泛種植。枇杷花在我國上海、福建、廣東、浙江等省(市)局部地區有食用歷史,以煲湯、熬粥、燉菜及泡飲等方式食用。本次申報的新食品原料為枇杷花經去梗、清洗、烘干等工藝制成的干品,推薦食用量為≤8克/天。
根據《食品安全法》和《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審評機構依照法定程序,組織專家對枇杷花的安全性評估材料進行審查并通過。新食品原料生產和使用應當符合公告內容以及食品安全相關法規要求。鑒于枇杷花在嬰幼兒、孕婦及哺乳期婦女人群中的食用安全性資料不足,從風險預防原則考慮,上述人群不宜食用,標簽及說明書中應當標注不適宜人群。
該原料的食品安全指標按照我國現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有關干制蔬菜(葉類蔬菜)的規定執行。
枇杷花在2017年7月申報受理新食品原料,2018年11月通過技術審查,19年5月獲批,不到兩年的時間,申報之路非常順利。這得益于枇杷花除了作為中草藥使用外,在我國民間的日常生活中也一直作為食材食用。
《中華本草》收錄,枇杷花能疏風止咳,通鼻竅,主治感冒咳嗽,鼻流清涕,勞虛久咳,痰中帶血。現代醫學研究發現枇杷花有抑菌、止咳、祛痰和抗炎的作用。
抑菌方面,枇杷花的提取物對革蘭氏陽性菌、真菌的抑制效果優于革蘭氏陰性菌,且提取溶劑極性不同,抑菌能力有一定差異。
鄧晶晶等人報道,枇杷花水提液高劑量有較好的鎮咳、止咳和消炎的作用,而高劑量醇提液則有明顯的祛痰效果和抑制小鼠耳腫作用。
類黃酮化合物屬于次生代謝產物,普遍存在于植物界,對人體健康有重要作用。如通過減少氧化現象而降低各種疾病發生的風險。天然產物類黃酮化合物的研究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課題。枇杷花含有豐富的類黃酮物質。周春華等人利用不同的抗氧化檢測體系,證明枇杷花有較強的抗氧化能力。
枇杷花茶的開發
枇杷花花香馥郁持久,可經一定工藝加工成可沖泡應用的花茶。產品分析:枇杷花茶氣味芳香,可以起到提神祛乏的作用枇杷花富含的多酚類物質具有抗氧化作用,從而起到養顏美膚的作用;枇杷花富含熊果酸,具有很強護肝作用,從而起到保健的功效。
枇杷花保健品的開發
枇杷花含量最高的藥效物質為齊墩果酸和熊果酸,其主要作用是護肝作用,所以,枇杷花是開發護肝產品的好原料。
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記錄,目前國產保健食品以枇杷花為主要原料的共用10條,其中保健功能為清咽的產品共有8條。
枇杷花香精的提取
枇杷花富含芳香性物質,可以通過蒸餾、萃取及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獲得花中揮發性有效物質。主要含有色素、脂肪、精油、多酚類物質,并通過精制工藝獲得枇杷花香精,用于食品的開發。
枇杷花飲料的開發
枇杷花茶飲料近年來也有很大的發展。據《食品信息與技術》報道,福建農林大學的專家采用膜分離及超高溫瞬時滅菌技術,以枇杷花為原料,成功研制了枇杷花茶飲料。該技術能有效地保持枇杷花原有風味,并且枇杷花的營養成分及功效損失較小。
新食品原料申報要完成成分分析、衛生學、毒理學安全性評價、風險性評估意見等報告,歷經企業答辯、專家評審、補正資料甚至現場核查以及公開征求意見等程序,申報材料要求和審核程序非常嚴格和復雜,成功與否與申報資料標準、規范的準備密切相關,應在申報之前進行預評估,以避免出現多次延期審查以及不予行政許可的情況。在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新食品原料及實質等同名單中,北京中健天行醫藥有多款產品獲批,有豐富的成功申報經驗,會對申報的新食品原料進行全面評估及分析,提供經濟、可行、保障的申報方案,歡迎申報企業來電與我們交流!